半岛bd半岛体育半岛bd半岛体育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科技经济竞争更趋激烈、国际发展格局快速变化、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社会的新时代,中国正在抓紧转换跑道,全面深化改革,走上以科技创新驱动带动的全面创新之路。
2015年,新年伊始,中国政府连续在第二次、第四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研究科技创新创业有关问题bd半岛。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仅仅1个多月的时间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两次成为国务院常务会议主要议题。“这凸显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情况下,更需要创业创新精神的推动,打造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国家行政学院张占斌教授如此评论。
回顾2014年,中国全年召开的4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先后有10次直接讨论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改革问题,既有改进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及资金管理这类“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也有针对重点难点的改革发展举措,例如发展科技服务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助力创新创业升级“中国制造”、扩展中关村试点政策,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等。
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孕育,科技经济竞争更趋激烈、国际发展格局快速变化、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社会的新时代,中国正在抓紧转换跑道,全面深化改革,走上以科技创新驱动带动的全面创新之路。
人类近现代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科技革命的竞争史。自16、17世纪至今,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五次科技革命,包括18世纪中后期以来的以蒸汽机与机械革命、以内燃机与电力革命、以信息和远程通讯技术为标志的三次技术革命,以及以近代科学诞生和进化论、相对论、量子论等为标志的二次科学革命。从全球范围来看,英国、德国、美国先后引领了科技革命,并先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日本、芬兰、爱尔兰先后抓住了第三、四、五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升级为发达国家。一个又一个国家因为抓住了科技革命的机遇,启动了这些国家的强势崛起。
近现代以来,中国错失了第一至第四次科技革命,人均GDP(以购买力评价计算)世界排名从1700年排在世界第18位,到1950年下降为99位,中国人的强国梦迟迟难以实现。直至20世纪后期,中国终于开始抓住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升级为工业化和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实践中,加快了追赶世界潮流的步伐,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逐步迈开了依靠科技创新造梦的战略调整优化步伐。
1988年,同志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1995年,中国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的巨大影响,发布了《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要求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1996年,“科教兴国”成为基本国策。为全面落实这一战略,国家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投入,各部门、各省市纷纷制定了具体发展举措。尽管“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距离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已经落后了一些年,但这一轮新技术革命还在如火如荼推进,中国终于在20世纪后期初步抓到了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巨大机遇。
进入21世纪,全球科技经济发展形势发生重要变化,科技进步与创新对一国综合竞争力、国家安全与人民福祉的影响更为深刻和深远。中国政府及时调整,提出了“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2006年,中国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制定并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
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以及经济科技格局急剧变化,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来临。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快速孕育,基于ICT(信息、通信和技术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概念和新技术领域)的新技术-经济范式正在席卷全球。中国决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要求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4年8月,中央明确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这一国家战略,核心是要发挥好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将中国的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随着这一战略的深入推进与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正在全面而深刻地、或快或慢地进入到中国发展的每一个环节。
当前,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高速增长,步入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这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迫。
21世纪全球迈向知识与创新密集的时代,科技创新出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引领全球发展新格局变化的特征也越来越显著。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科技创新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和创新战略的竞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之后的经济变动,不仅没有减弱这一趋势,反而强化了这一趋势。
全球范围的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等战略资源的争夺非常激烈。美国做出创新引领世界的系列部署,实施竞争力计划、“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明确了2020高科技战略,制定了“工业4.0”计划;法国出台了规模庞大的未来投资计划和竞争力集群计划;澳大利亚发布了《强国理念-21世纪创新议程》;英国出台了《10年(2004-2014)科学与创新投入框架》;韩国发布了《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25年构想》;欧盟发布了R&D/GDP3%行动计划、地平线年,由科技创新趋势引领的国际发展格局、国家主导产业和核心产业、地区竞争力等都将发生快速而深刻的变化,技术、资本和企业家的组合模式和组合效应也将不断变化,催生新的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国家(地区)间的竞争将日益集中到科技创新活跃的一系列领域。
在2015年1月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中,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在一些主要的科学技术领域,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实现了跟踪、并行、领跑兼有的新阶段,即“三跑并存”。
2013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团队成功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杨振宁称为诺奖级的科研成果。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现既是理论物理领域的突破,又具有极高的商用价值。量子霍尔效应是整个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重要、最基本的量子效应之一。人们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会遇到计算机发热、能量损耗、速度变慢等问题,这是因为常态下芯片中的电子运动没有特定的轨道、相互碰撞从而发生能量损耗。量子霍尔效应可以改变这种困境,让电子们在各自的跑道上“一往无前”地前进。“这就好比一辆高级跑车,常态下是在拥挤的农贸市场上前进,而在量子霍尔效应下,则可以在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的在高速路上前进。”
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美妙之处可以让元器件集成密度大大提高,有专家称,上千亿次的计算机能够集成浓缩成一部Pad掌上电脑,或者迷你Pad,从而走进寻常百姓。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只是众多中国科技创新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的代表之一,其它诸如“天河二号”荣膺世界超算“四连冠”、“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关键部件的成功研制、“高分二号”发射、寻找暗物质等都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风向标。中科大潘建伟院士测出量子纠缠速度下限,再次标志中国在自由空间量子物理实验领域继续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
据2014年10月,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1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公报》数据显示,2013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继续保持增长,R&D经费投入强度,也就是R&D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首次突破2%。这显示中国不仅国民经济飞速增长,增长质量上也有明显提高,研发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力度上也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截至2014年底,国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有效发明专利66.3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9件,专利创造重心向技术水平较高的发明专利倾斜;2014年,中国的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二位,被引用次数进一步上升到第4位;115家国家高新区总收入2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55家成为“千亿俱乐部”成员;全国科技企业创业孵化器超过1500家。中关村新创业活跃度仅次于美国硅谷,“车库咖啡”、“创新工场”、“创业一条街”等创业服务模式不断涌现,引发全球关注。中关村是国内最具优势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策源地,先后引领了软件、互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变革浪潮,聚集了联想、用友、百度、京东、小米、拓尔思、超图软件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在通信标准、移动操作系统、信息安全、社会化媒体、语音识别等关键领域具有突出优势。深圳高新区在4G技术、基因测序分析、超材料、3D显示等领域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位居世界前列,无人直升机占领全球50%以上市场份额。由江苏苏南8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组成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占江苏省0.6%的土地面积,创造了江苏省13%的经济总量、25%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36%的出口额。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纽交所正式上市,阿里员工激情狂欢科技创新开辟新空间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阿里上市,对资本市场以及全球电子商务行业都是备受瞩目的大事。其实,阿里巴巴上市不仅是商界重大新闻,更是科技领域的大事件。
与许多其他上市明星公司不同,马云和阿里巴巴传奇的核心是ICT技术-经济范式新背景下的科技创新。成立伊始,阿里巴巴便建立了领先的电子商务、网上支付、B2B网上交易市场及云计算业务。最近更是积极开拓无线应用、手机操作、云计算等领域。
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马云表示,互联网已经影响人类社会,将进一步影响方方面面,是人类进步的机会。毫无疑问,阿里巴巴没有辜负这个时代。
阿里巴巴的例子,让我们看到科技创新正在自发突破各类约束它的体制机制。当前,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某些与之相伴的制度变革已经悄然发生。微信、微博带动了多个领域企业运营模式变革,也促进了政府管理、社会治理领域的改革。网购带动了物流业与商品零售业的变革,也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支付宝、余额宝、众筹等互联网金融倒逼传统金融体系改革,促进了创业融资环境的优化。分布式发电正在推动电力管理体制改革。能源互联网迅速崛起,探索新能源与互联网结合产生的巨大创新与商业机会,推动能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农村信息化营销网络有效缓解了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牵动了能源、汽车、电力等领域的改革发展。
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2014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经达到76%,初步形成了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资金分配,以及企业主导技术创新项目组织实施的机制。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和环境建设,中央和地方合力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战略提升,引领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关注从需求侧培育新兴市场,组织实施了“十城千辆”、“十城万盏”、“金太阳”等一批创新成果应用示范工程,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落实了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有效带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全面深化科技经济体制改革正在为科技生产力的巨大解放开辟道路。2013年以来,中央多次部署全局性的科技改革事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深入开展,科研项目与资金管理改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评价激励等重点改革发展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体财富增长贡献的差距,20世纪初为5%至20%、50年代上升到50%左右、80年代以后上升到60%至80%;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低于发达国家,68个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仅为14%bd半岛。这是2014清洁发展国际融资论坛上中国科技部专家房汉廷公布的一组数字。
工业革命以来的发展历程表明,在每次技术革命及其扩散的过程中,金融资本都起着关键性作用。笔者认为,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是既相互作用又共同推进新产业新经济形态不断发育、成长的动力源泉。由此事实上形成了一些特别适合科技创新及其扩散的制度安排,这是本质上的科技金融。这种新的制度安排,具有助推创新加速的天然优势,在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壮大,也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威力。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形成新的科技金融制度安排,是科技企业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内在需求,是依靠创新驱动加快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尤其是在全球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快速变革时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中国为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发挥科技金融作用而开展了科技金融工作。2011年中国科技部与“一行三会”启动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试点工作密集探索以来,作为一种新的政府政策工具,通过引入科技金融的市场识别、市场催化和资源有效配置功能,弥补政府资助科技创新的局限,以及政府判断市场信息上的先天弱势,以制度改革推动政府创新政策“有效供给”,改进了政府配置创新资源的方式和机制,引导了政府科技创新政策供给方式调整。
当今世界处在划时代的大变动中。科学、技术和创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所未有的姿态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组织方式。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就像阿基米德的“支点”,正在撬动着地球,极有可能重塑全球政治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风物长宜放眼量”,跟上科技创新的时代步伐,我们别无选择。
张缨 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副研究员。现为科技部科技经费监管中心副处长,中国科学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副主任(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