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天津市武清区义务教育中小学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双减”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各部门、各学校的共同努力,深入推进学校“双减”工作全面落地,以“双减”促“双增”,实现了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2”课后服务100%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有需求的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达到100%,为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武清区大力推行课后服务“点餐到校”服务模式,为丰富学校课后服务内容搭建有利平台。
案例简介:近年来,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根据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义务、幼儿、普通高中评价指南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制定出台了中小学校幼儿园及校(园)长综合性评价实施方案,分高、初、小、幼四个学段,校长、学校两个层面,基础性、增值性、创新型、限制性四个指标层级,构建起导向明确、涵盖全面、融合过程、凸显激励的千分制综合考评体系,确立“六年分三阶段”的思路,第一阶段打基础,第二阶段抓规范,第三阶段促提升。充分发挥了以评促改的有效作用,助推平遥教育教学质量起势回暖、稳步提高,切实推动学校由“基本均衡”向“规范优质”转型,校长由“行政管理者”向“课程领导者”转型,教师由“经验教学”向“学术育人”转型,学生由“知识习得”向“全面发展”转型。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教育局:新结构新功能新样态——融合型学校推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案例简介:融合型学校作为振兴乡村教育的新路径,以功能的融合、结构的调整和样态的创新为核心,旨在最大化乡村学校功能,助力乡村振兴。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根本,以瞄准内部在地资源的元实力和瞄准外部触角外延的锐实力为发展双翼。以三个落脚点:合纵连横资源互通;出入并举,走向优质;内外合力、实践创新以及三个发力点:农民学习的新家园、农村文明的新阵地、农业振兴的新平台为战略;以教育振兴、文化振兴、经济振兴、人才振兴为四个目标,逐步探索区域“融合型教育实验”范式,把资源和农村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人才和创新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黑龙江省哈尔滨新区管委会教育局:打出教育人才机制改革“组合拳”“人才引擎”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案例简介:哈尔滨新区是2015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16个国家级新区,建区之初,由于辖区多属于城乡接合部,教育基础十分薄弱,特别是教育人才整体水平较低。为建设与国家级新区定位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哈尔滨新区于2018年开启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通过历时近一年的教育系统大调研,总结梳理出教育人才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哈尔滨新区在顶层设计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之初,便以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切入点,统筹推进“三维”“六面”20项改革行动计划,其中“校长职级制”、教师“区管校聘”等一系列改革举措,聚焦创新教育人才发展机制bd半岛,目标直指建设高质量区域教育人才队伍,着力推动改革“动能”转化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势能”。
案例简介:江苏省扬州市聚力打造“家庭教育名城”。构建了全面系统的政策体系,制定《家庭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小学家访工作指导意见》《中小学家长学校建设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实施规划和工作制度。成立了教育系统市、县、校三级家长学校,全面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搭建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宣传平台。以“请进来”“送上门”的形式举办“家庭教育大讲坛”“微讲坛”“文明家风·科学家教”巡讲等线上线下的学习宣传平台。一体化推进“学校好教育、家庭好家教、社会好环境,绘制全环境立德树人“同心圆”。2024月,bd半岛体育作为江苏省唯一设区市成功入选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
案例简介:推进学校依法办学、自主发展、品质提升是学校内外系统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助推学校治理转型,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以抓好“规划管理”为切入口,依托以督促建、以督促改、督导结合的工作原则,建立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制定及实施为主,自查自评和督导评价相结合、学校自主发展与督导引领发展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强化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科学建构多维度助力、多视角评测的“四位一体”的学校发展性评估体系。“督导体系科学有位、学校发展精准有为、督导结果规范有依”的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制度,有效推进了教育督导规范化、常态化和精准化,实现了教育督导“长牙齿”,促进了学校自主性内涵式发展。
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教育局:长三角教育一体化背景下 推动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
案例简介: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主动加速融入徐州都市圈,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进一步推动政策对接、产业承接,着力在基础设施、产业合作、教育管理等方面加快一体化发展步伐。在此基础上,杜集区教育局积极推进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2007年开始,区教育局即与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多方位接触,主动融入发达地区教育圈,通过多渠道交流、学习,深化教育改革。2017年至2019年,在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之后,遂立即启动校长职级制改革,全力推进校长专业化建设。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教育局:从“质量管理”走向“质量文化”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
案例简介: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教育局聚焦义务教育公平发展,强调在基本均衡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立足于学生成长发展,探索构建“一体两翼六育”体系,即以“紧密型教育教学研究共同体”推进城乡协同发展,以“范式创新”和“数字赋能”为翼,提供城乡协同发展新路径,以“研训”“文化”“实践”“创新”“课程”“品牌”育人,加速城乡协同发展深度化。实现从“质量管理”到“质量文化”转变,教学过程向育人过程转变,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变。使城乡义务教育能够真正实现以“共同创造”为理念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案例简介: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自2019年起实行“课后服务”政策,为学生提供普惠性托管服务和个性化兴趣服务,得到了家长、社会的普遍认可。2021年中央“双减”意见出台后,我区守正创新,坚持“学生为本、规范管理、公益普惠、安全第一”的原则,力求在“减法”中做“加法”,让课堂成为“减负增效”主阵地,着力提升校内课后服务品质,丰富课后服务项目内容,确保学生在校内就能学足学好。
案例简介:用“爱的教育”滋养学生身心,塑造学生品格,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是新时代教育的应有之义。山东省东营市在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中融入“爱的教育”,探索“一条主线,即爱的教育;两大驱动,即东营市中小学家庭教育教研联盟、东营市家庭教育实验基地;三个关键,即育“仁爱”教师、做“智慧”家长、聚“博爱”大众;四个平台,即制度保障平台、家校沟通平台、指导服务平台、主题教育平台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生态圈”,推动了东营市家庭教育全面发展。东营市创建成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全国“家校社共育”数字化示范区。
案例简介:山东省威海市共有普通高中18所,在校生3.6万人。为破解基础教育“择校热”“城镇挤”“乡镇空”等系列问题,从根本上化解教育资源分配引发的社会焦虑,威海市坚持以普通高中资源均衡配置为导向,探索实施普通高中划片招生改革办法,“市域统筹、一区一案”,推动基础教育市域一体化均衡发展,在全省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学校划片招生,于2013年在全国率先全域获评“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2023年又率先全域接受“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国家实地评估。全市省级学科基地和特色高中建设覆盖率持续保持全省第一,普通高中教学水平在全省继续保持较大先位优势,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成效显著。
案例简介: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教育局紧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总目标,让教育回归校园,守牢学校育人主阵地,构建“1+3”工作体系,走心做好“双减”加减法。“1”即通过专业支撑、管理服务和环境优化一体化做好“作业减量”减法,“3”即通过提质工程、暖心工程、调零工程“三项工程”做好提质增效加法,切实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打造良好的区域教育生态,让人民放心。
案例简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让广大教师腾出更多精力潜心教书育人,河南省开封市多向发力破解教师“减负”顽疾。从顶层设计上建立部门协同联动监督机制,将为教师减负纳入纪检部门监管范畴,纳入整治、为基层减负增能专项工作机制。提升教育内部科学治理能力,优化督导考核方式,精简进校事项,树立正确评价导向。加强暖心关爱和舆论引导,持续营造尊师重教、尊师重道的社会风尚,用务实举措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一系列举措为学校拦住各方“干扰”,保障了广大教师真正把精力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在三尺讲台尽展其才。
案例简介: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利用“国培计划”项目县契机,着眼新形势下县域教师培训需求,以体系引领抓住建设区强整合、用好坊强引领、抓统筹强措施、做示范强研磨、搭平台强资源、建机制强保障等“六强”,用分层精准优化片区协同提升教师研修力、混合研修提升学科专业力、精准培训提升团队指导力、逐级送教提升教学改进力、创新路径提升自主发展力、落实责任提升培训持续力等“六力”,升级优化了以教师发展为核心、以本地团队为引领、以校本研修为基础、以研修社区为平台的县域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案例简介:近年来,广州市指导各区建立以学校为主体、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型课后服务体系,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全力做好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该项举措既解决了家长接送孩子的实际困难,促进了家校关系融洽,又有效补充了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空间和时间,并且配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形成了疏堵结合的良性效应,切实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得到社会和家长普遍支持和肯定。
案例简介: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通过4天高端研修班与4个月“速赢项目”后续跟踪实施相结合,创新校长培养新范式,引领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2023年7月举办中小学校长高端研修班,跳出教育看教育——借鉴企业管理、先进地区学校案例和经验,更新校长思维和观念;立足全局看教育——运用系统思维破解学校管理难题;着眼长远办教育——聚焦生涯规划与学业潜能发展,打破学段分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培训后配套实施“速赢项目”,推动将培训所学转化为工作新思路、新举措。经过4个月的实践,形成学生发展模型、绩优者胜任力模型、学业潜能发展支持体系、特色项目推进策略四大类项目八个优秀实施案例,引领全区学校走好内涵发展和品牌建设之路。
案例简介:重庆市江北区立足“双减”,以五个“一点”小切口做高质量发展大文章,全面推进“读一点名著、做一点运动、学一点艺术、搞一点科创、会一点家务”的区域特色教育活动。“五个一点”基于国家课程标准,植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紧扣“五育并举,协同共育”,按照“基础+特色”育人思路,构建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科技竞赛/体育竞赛“四位一体”育人机制。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片面评价取向。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区教委主要领导连续2年将其作为专项工作内容。二是坚持每年投入3000余万元专项经费,搭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个性化展示平台。三是结合课后延时服务,构筑“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教育样态。四是推出相关家校联系卡,推动艺术、体育、劳动等评价方式变革。这一系列组合拳,不断校准区域教育人的正确政绩观与全面质量观,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核心动力。
案例简介: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历来高度重视教师发展bd半岛。通过落实教师“四项关爱计划”“职业幸福五项行动”,提升教师群体职业幸福指数;通过信息技术赋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在新建学校实行“两自一包”办学模式,激发教师内生动力;通过在传统学校实施集团化办学、老旧学校改造提升、薄弱学校技术赋能等方式,提升学校办学活力,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bd半岛体育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武侯力量。
案例简介:四川天府新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坚定践行国家级新区使命,主动担当,先行先试,在创建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体教融合改革试验区背景下,立足区域教育发展需求,以共享理念为引领、bd半岛体育以学生为中心,将退役运动员就业转型与破解学校体育师资不足不优、“一师一校”编制固化、“以体育人”质量不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待提升等问题相结合,于2021年7月首创四川天府新区体育教师共享中心,建立灵活的师资共享机制,实现体育教师需求侧和退役运动员供给侧有效衔接bd半岛,从招引入驻、管理保障、课程供给、资源统筹、协同共享等方向出发,探索走出一条“开放多元、赋能共生、创变协同、专业高效”的融合发展路径。
案例简介:近年来,西安浐灞国际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区联动保障教育事业,同时率先启动全新的管理模式,打造区域特色“名校+”工作路径,从“引名校”到“办名校”,走出了一条“借船出海”,快速提升辖区教育教学发展水平的教改之路。目前,区域集中了陕西优质的教育资源,形成了涵盖中小幼的全链条优质基础教育。全区从西安教育相对落后的区域,迅速成长为西安教育发展的一颗“新星”,并不断探索引领未来的教育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